接触网和第三轨都是铁路电气化供电的形式之一,所不同的是,接触网通过在列车运行线路上方架设接触网线给列车供电;而第三轨则是通过沿铁路线路另外敷设专用输电轨道给列车供电。
  | 
  | 
| ↑ 集电靴与第三轨接触获取动力 | 
| → 通过受电弓从接触网获取动力 | 
日本目前共有札幌、东京、横滨、名古屋和大阪五个城市的共计13条地铁线路使用第三轨方式供电。
| 方式 | 
城市 | 
线路 | 
统计 | 
合计 | 
| 接触网 | 
札幌 | 
东西线、东丰线 | 
2条 | 
10个城市28条地铁 | 
| 仙台 | 
南北线、东西线 | 
2条 | 
| 东京 | 
日比谷线、东西线、千代田线、有乐町线、副都心线、半藏门线 | 
6条 | 
| 东京(都营地下铁) | 
浅草线、三田线、新宿线、大江户线 | 
4条 | 
| 横滨 | 
绿线(グリーンライン) | 
1条 | 
| 神户 | 
西神·山手线、海岸线 | 
2条 | 
| 名古屋 | 
鹤舞线、樱通线、上饭田线 | 
3条 | 
| 京都 | 
乌丸线、东西线 | 
2条 | 
| 大阪 | 
堺筋线、长堀鹤见绿地线、今里筋线 | 
3条 | 
| 福冈 | 
七隈线、机场线、箱崎线 | 
3条 | 
| 第三轨 | 
札幌 | 
南北线 | 
1条 | 
5个城市13条地铁 | 
| 东京 | 
银座线、丸之内线 | 
2条 | 
| 横滨 | 
蓝线1,3号线(ブルーライン(1号線・3号線)) | 
2条 | 
| 名古屋 | 
东山线、名城线、名港线 | 
3条 | 
| 大阪 | 
御堂筋线、谷町线、四之桥线、中央线、千日前线 | 
5条 | 
第三轨图解
第三轨供电就是在列车行走的两条路轨以外,再加上一至两条导电轨,导电轨通常设于两轨之间或外侧;同时在地铁车辆上安装集电装置,以接触导电轨并滑行。这种集电装置因为类似靴子形状,因此被称为“shoe”,中文译为“集电靴”。
  | 
  | 
  | 
| ↑ 地铁车辆集电靴 | 
↑ 第三轨供电轨 | 
↑ 集电靴与第三轨贴合状态 | 
第三轨供电方式的优缺点
| 优点 | 
缺点 | 
| 简单经济第三轨的结构简单,无需大量的悬吊结构,因而建设成本比接触网要低。 | 
触电危险第三轨作为导电轨通有高压电,因此第三轨大多用在有专有路权的封闭式路线上,以杜绝普通人接触的可能。 | 
| 抗灾性好天灾对第三轨的影响较接触网少(除非洪水泛滥)。 | 
电压问题第三轨的电压不能太高,否则电流会在路轨间形成电弧。由于电压不高,因此需要每隔一段距离就要修建一个变电站,以确保电力供应稳定,但这样也加重了成本,因此只适合用在短距离的地铁或者城市轨道。 | 
| 占空间少净空较小的隧道,安装第三轨比接触网更适合。 | 
速度限制列车集电靴在高速运行之下难以抓紧带电轨,因此,使用第三轨供电的铁路运行速度不能太高。通常使用第三轨供电的列车速度上限大约是130-160km/h。 | 
| 观赏性好第三轨不像接触网那样容易阻碍视线,尤其在注重景观而且非地下化线路的情况下。 | 
缝隙问题在铁道交叉处,带电轨必须留下足够的空隙供其他路轨穿过其中。但在某些情况下,列车有可能因为全部的集电靴都处于空隙之中,无法取得动力而不能行动。这时列车需要由其他机车牵引、或接驳急用电缆,以取得动力。 | 
图片
参考资料
			        	未经允许不得转载:日本地铁 » 第三轨供电小百科